|
|
|
|
|
|
|
|
|
协会资讯
|
|
|
|
|
|
|
|
|
|
|
|
|
|
经编行业两大盛典——经编设计大赛及中国(国际)经编产业论坛的举办,让经编行业的发展状况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经编服装这个新兴事物的未来走向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它的明天,人们大都抱有乐观的态度。 寄予厚望的经编业 从2005年首次接触经编业至今,记者明显感受到,经编行业每年都迈着大步前进。尤其是金融危机令不少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时候,经编业产值及出口额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总裁华纳等重要嘉宾的出席,也可看出行业内外对论坛及经编产业的重视。而产业链上游的精明商家们更是从行业的发展中嗅出了大量商机,他们的积极与会传达出对行业未来的信心。 许坤元和王伟在发言中明确指出,经编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服装、装饰、产业用等领域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许坤元认为,这次论坛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举办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纺织工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去年9月份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金融危机的重大方针政策,使行业急速回落的局面有所缓解。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进一步低迷,贸易竞争十分激烈,同时内需市场压力增大,行业当前的运行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尽管如此,许坤元仍看好经编业的发展,他认为经编是一个新兴产业,现在发展很迅速。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困境中,要解决好自主创新、加强管理、开拓市场等紧迫任务,论坛的举办为经编行业克服当前困难、求得更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 王伟则主要介绍了工业信息化部目前正在落实的工作,包括大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推进纺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大力组织实施技术改造等,其中不乏与经编产业相关的内容,为与会者带来很大鼓舞。他说:“经编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的行业,其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发展潜力很大。企业要抓住这次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技术创新,谋求经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袜子、蕾丝花边等,经编在服装上的运用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杨世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肯定了这几年经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希望设计元素注入经编服装,能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本届论坛的主办单位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承办单位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东华大学、上海世贸商城、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这几年都在为经编产业的发展之路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烙上了他们的印记。 经编服装的新动向 “什么是经编服装?”如果不是研究行业的专家,恐怕没有几个能回答出来。确实,现在经编服装的概念在消费者中远未普及开来。与机织、纬编相比,经编在服装上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现在常见的经编针织物大部分用于袜类、围巾、运动类服装或用作其他服装的辅料。但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先进的经编技术用于服装的开发生产上,是服装产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单就无缝内衣而言,比起纬编无缝内衣设计的单调,经编无缝内衣更具有紧跟流行变化的时尚性,在工艺技术的实现上,也比纬编更胜一筹;从总体上看,经编无缝内衣比纬编无缝内衣更具档次。“经编织物具有非常丰富的组织结构,可以适应各种服装款式及各种服装风格的要求,这种特性给长期习惯于穿着机织外衣、纬编内衣的消费者带来了彰显个性时尚与崇尚健康活力的大好时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南梁说。 但经编服装也面临着创新。本届产业论坛上,对一些新型纤维、新型纱线,如天丝、莫代尔、天竹、PTT纤维等的探讨,传递出了一种新的动态。陈南梁告诉记者,这些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在服装上的使用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所认可,它们也应该在经编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可以料想,这些新型纤维的优良特性与经编先进技术相结合,无疑会助推经编服装的发展实现新突破。 发展须迈过几道坎 经编服装的发展前景看似很诱人,但专家提醒,要想实现这个美好的未来,还须迈过几道坎。 首先是技术创新。专家认为,要想实现经编服装面料的创新,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因为经编技术最适宜编织的原料是常规的化纤长丝,而纤维素纤维等的结构特点非常不利于经编的织造,必须通过对经编织物生产技术进行创新,来达到对这些新型纱线加工的要求,生产出具有高质量的经编新产品。 其次是品牌培育。专家指出,行业需要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发展,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同时还要引导企业对自身名优产品的宣传,实行引进品牌与自创品牌并举。 最后是设计上的突破。优秀设计人才的缺乏不仅桎梏着中国服装业,更是经编服装业还须突破的瓶颈。设计缺乏时尚感、款式雷同,使中国经编服装在款式丰富、造型多变的国外经编服装面前显得较为尴尬。但海宁·中国经编设计大赛连续举办四届,影响力和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看到了打破这一局面的希望。(中国纺织报)(E0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