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年度外棉在国内市场销售受到内外因素影响难上加难,各大贸易公司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面对着价格波动频率增大及市场以买方为主导的境况,棉商操作起来更谨慎。而此时,保税棉业务对部分大国际棉商或是国内中间商而言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了国际棉花贸易中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主打贸易方式。
一、本年度中国外棉进口量大幅减少。
按照国际棉花年度计算,本年度前11个月中国外棉进口量累计139万吨,去年同期为230万吨,近三年平均为276万吨,即本年度以来的进口总量同比减少40%,较近三年平均减少50%。而且,在这11个月的进口中,有5个月的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下,尚没有哪一个月的进口量超过20万吨,为最近几个年度以来的“最凄凉”的表现。
中国外棉进口月度统计
报税寄存棉库存统计
二、从贸易方式看,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是中国对外进口棉花中主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中国对外进出口棉花
有部分人士在看到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时对什么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概念不理解,下面笔者进行一下阐述: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指从境外存入保税区的仓储、转口货物和从保税区运出境的仓储、转口货物,不包括从境外存入非保税区和从非保税区运出境的仓储、转口货物。从境外运入保税区的其他货物(即除仓储转口以外的货物)和从保税区运出境的其他货物,应根据货物在境内的用途,分别按实际贸易方式列入进出口统计,但不得按“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统计。
从境外存入设在非保税区的保税仓库的货物,和从设在非保税区的保税仓库运出境的货物,按“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统计。
从保税区运往非保税区的货物,按“保税区运往非保税区货物”作单项统计(分各种贸易方式)。从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的货物,按“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货物”作单项统计(分各种贸易方式)。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是指从境外直接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和从出口监管仓库运出境的货物,不包括保税区的仓储、转口货物。本项统计所称保税仓库仅指设置在非保税区内的保税仓库。崐列入本项统计的保税仓库货物包括设立在非保税区内的加工贸易备料保税仓库所存货物,保税生产资料市场货物,经经贸部门批准的寄售、维修零备件,外商寄存、暂存货物,转口货物,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进口的燃料、物料及零配件等,但不包括进口“免税品”和“免税外汇商品”,也不包括从境外存入保税区的上述货物。
保税区仓储转口、保税仓库进出境方式统计货物,如入区时已说明用途,则按照其用途按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等作贸易方式统计,如没有说明用途,存储下来的货物,按照保税区仓储转口、保税仓库进出境统计。从保税区、保税库转到国内销售的货物另外单独统计,不再按照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统计,即我们通常的出保税区(仓库)报关。
简单地说,前者是进口的棉花是在保税区,后者是在内地的保税库。
在最近几个年度的进口贸易中,特别是从06年开始,中国纺织厂或者贸易商直接通过买保税寄售棉的方式成为中国购买棉花的一个新的特点,其他国家暂时未出现这么大的规模,外商也没有花这么大的力度。
三、近期保税棉存放量在悄然增加。
虽然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因配额紧张、买家期待外棉价格下跌以及纺织用棉消费量前景仍不容乐观等因素影响,处于低迷状态,但部分外商近期加大了保税棉的发运量,目前这些棉花已经陆续到港。据本网统计,外商在华的保税寄售棉库存量近期有所增加。去年8月份,中国累计存放了28万吨保税棉,后随着逐步消化及销售形势不好,外商逐步减少了保税棉的存放量,在今年1-6月中,在港的保税棉量都低于10万吨,6月份约6.8万吨。而据最新调查,到7月底,保税棉量至少达到8万吨以上,具体数据还待进一步统计。
国际棉花年度中国前11个月外棉进口
新到的棉花中,美棉占据最大的份额。提到美棉,不得不说的是,保税棉业务为其消化上年度库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美棉在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6成以上。有两、三家大外商公司今年在中国的棉花进口受到政府严格调控后,在3月份之前陆续发货运往中国,虽然在一些公司看来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最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外棉价格下跌到50-55美分的时候,这些棉花消化进度还是不错的。
四、保税棉业务的些许变化。
保税棉业务的传统优势包括:客户可以实地看货,避免品质产生争议;交货时间短,工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用到进口棉,避免价格风险;工厂可以随用随买,避免了资金的占压同时对稳定棉花价格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提货方便、港口的费用相对较少;棉商可以在保税区存放一些新品种,方便工厂选购,也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而最大的缺点是占用棉商资金,棉商资金风险大,在一些棉商的报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保税棉中还有三个年度,或者更久之前未售库存。
小变化:1.在前几年的交易中,保税寄售棉成交中高等级棉花比例并不多,而由于本年度中国自身的原因对高等级棉花的需求迫切,一些棉商抓住机遇加大了高等级棉花的寄售量,特别是美棉和巴西棉,效果比较明显。
2.另外,前几年主要的几家大棉商公司都有好几万吨的保有量,而面对市场存在极大的被动性,本年度这几家主要的公司一般把保有量控制在1万吨上下,严格控制风险。
3.印度本土棉商参与保税棉寄售的人增多。通常情况下,印度棉在华的保税量不大,主要是几家大棉商公司和个别小贸易公司这么操作,印度本土棉商操作的少。据悉,目前港口新增了1万来吨印度棉。本年度印度实施临时的棉花出口退税政策,7月1日前政策到期,之后其官方也没有表态会不会延期。在7月1日之前,一些棉商为抓住最后的机遇拿到5%的出口退税,加大了棉花的出运量,针对暂无大量采购的中国市场,印度本土棉商效仿国际大棉商们将棉花先运过来寄售,等待销售时机。
4.青岛、上海和张家港是当前三个主要的保税寄售棉存放地;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个别大棉商逐步放弃了一些小港口。
面对着中国采购谨慎、进口市场难以打开的局面以及较大的市场风险,个别外商通过积极的寄售方式来抓住买家的心,但是也有一些贸易商选择观望,动作较小。国内小贸易商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也积极寻觅着各大港口的货源,并积极寻找买家。可以说,保税棉业务在目前中国棉花进口量减少的时候,成为了大小贸易商越来越依赖的销售方式。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