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预警指数 |
一致指数 (1996年=100) |
先行指数 (1996年=100) |
滞后指数 (1996年=100) |
2009.03 |
75.3 |
94.4 |
100.0 |
91.2 |
2009.04 |
78.0 |
94.9 |
101.0 |
90.7 |
2009.05 |
84.0 |
95.4 |
102.0 |
90.0 |
2009.06 |
86.7 |
95.9 |
102.6 |
89.5 |
2009.07 |
90.0 |
96.6 |
103.4 |
89.6 |
2009.08 |
96.7 |
97.3 |
104.2 |
90.0 |
2009.09 |
103.3 |
98.2 |
105.0 |
90.8 |
2009.10 |
106.7 |
99.4 |
105.8 |
92.0 |
2009.11 |
114.0 |
100.4 |
105.4 |
93.2 |
2009.12 |
116.7 |
102.1 |
105.4 |
93.8 |
2010.01 |
116.7 |
103.2 |
104.7 |
95.0 |
2010.02 |
114.0 |
104.0 |
105.1 |
95.3 |
2010.03 |
110.0 |
104.1 |
104.5 |
96.5 |
2010.04 |
107.3 |
104.0 |
104.4 |
96.3 |
指标解释:(编制方法及简要分析参见www.cemac.org.cn)。消费者信心指数补充说明: 1、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系列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信心较足,100以下为信心不足。 2、2009年11月前的数据为用1996年="100作了标准化处理(1996年6月: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5.2,消费者满意指数为118.9,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6.7)。
3、历史数据换算:2009年11月以前的消费者信心系列指数(简称Bi),新的消费者者信心系列指数(简称Ai)=1996年6月的消费者信心系列指数*Bi/00;例:A1(新的2009年11月消费者预期指数)=115.2(1996年6月的消费者预期指数)*89.4(B1,旧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值)/100=103
(国家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