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升质量发展能力
(一)提升质量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骨干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一批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加大质量科技投入力度,学习并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理论与经验,探索适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促进质量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
(二)提升标准引领能力
强化标准化“助推、服务、示范、创新、基础”等功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及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建立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标准联盟,争取优势领域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落户上海。推动金融、信息、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领域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形成一批标准化示范项目。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为指导,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整合标准化资源,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功能。
(三)提升计量保证能力
加强本市法制和民生计量的技术基础建设,提升本市科学计量能级,加快科学计量研究向工程计量应用成果转化,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夯实上海作为华东地区量值最高标准所在地的地位,形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和科技创新同步的计量保证能力与支撑体系。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级提升与改造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贸易结算、医疗器械等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进一步推进能源计量体系和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加强计量监管,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构建两级监管、重心下移的认证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体系,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大力提倡强制性认证,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清除假认证、乱发证行为,加强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坚决遏制不正当竞争和违规操作行为。推动认证检测领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品牌认证和检测机构。推进国际互认,提高认证认可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提升本市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
(五)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扩建国家级检测机构、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质检综合实验基地,重点提升生物医药、智能电网用户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环保节能产品以及涉及重点消费品、特种设备等公共安全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和工程实体检测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既有建筑可靠性检测鉴定的技术研究,为确保既有建筑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增加环境检测点位的覆盖面。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技术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技术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国际一流技术机构。
(六)提升质量信息化应用能力 |